首页 » 王龙新闻

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长吴清海谈食品安全

2009年5月18日 没有评论

“请稍候。”

  吴清海抬头歉意一笑,算是打过招呼,接着便埋头与部属字斟句酌继续修改一份上报总局领导的急件。

  这一候,足足半小时。

  吴清海太忙。预约的采访从周四推到周五再推到周六,好不容易在周日的下午敲定了,想不到他还是没闲着。

  “对不起,我还得打两个电话把今天晚上要办的事布置一下。”吴清海走向墙边拿起充着电的手机。

  “看了今天央视的午间新闻30节目没有?”吴清海为记者续上茶水,来不及落坐就打开了话匣子:“仿瓷餐具又曝光了。”

  有劣质仿瓷餐具做话头,我们的采访很快切入主题。

  “撑不起这片天,要质检人做什么!”

  半年前。踏着三聚氰胺的高暴地雷阵,吴清海临危受命,由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转任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

  “三鹿事件被问责,对质检系统从事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同志情绪影响很大吧?”记者有意哪壶不开提哪壶。

  “相当大。”吴清海毫不隐讳:“谁愿意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过日子?”

  好多人都感到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甚至有人打起了开溜调离的小算盘。

  “做人做事做官有一条道德底线,啥时候都不能当逃兵。”吴清海溜不掉,他也不想溜。

  三鹿事件尚未平息,蒙牛特仑苏OMP风波再起。

  这是质检总局一次主动出击。针对消费者投诉,食品生产监管司牵头启动了对蒙牛特仑苏牛奶的特别调查。在接获内蒙古质监局《关于核查蒙牛特仑苏牛奶有关情况的报告》后,2月11日断然叫停OMP。令吴清海始料未及的是,这份内部公函被匿名发布在了互联网以及一些媒体的邮箱中,引起社会舆论大哗。

  与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不同,质检总局这次封杀OMP,依据的是“凡是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物质,一律不得添加”的法律法规。

  乳业深陷三聚氰胺泥沼,蒙牛岂肯轻易就范?当卫生部组织专家做出“OMP无害”的鉴定结论后,蒙牛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立马召开新闻发布会,企求以此迫使质检总局收回成命。

  面对国内乳业大鳄,奉命应战的吴清海毫不退缩。

  “任何企业及其代理人,都不能挑战法律的权威!”吴清海痛斥蒙牛高管们:“你们是真不懂还是故意装糊涂?‘OMP无害’与‘添加OMP的牛奶无害’是一个概念吗?OMP‘无害’不等于‘有益’。作为添加物进入乳制品,你们进行过严格科学的实验研究吗?对哪些特定人群无害或者有益,得出了实证结论吗?第三方的权威鉴定报告又在哪里?按法律法规完成了申报批准特许的程序了吗?”

  “食品攸关生命,不能心存半点侥幸。”吴清海义正辞严:“好汉做事好汉当,错了就是错了!向消费者认个错就那么难吗?三鹿乳业及其田文华的教训还不足以令你们警醒吗?”

  舆论是公正的。来自媒体的正义声音与道义支持给吴清海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卫生部会同多个部门的专家对添加了OMP的蒙牛特仑苏牛奶进行研讨后,很快对其违法违规性质给出了明确的结论:“OMP不是现行国家卫生标准纳入管理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蒙牛集团终于低头认错。总裁杨文俊公开表示,“将深刻吸取这次事件的教训,严格依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按程序办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战尘未洗的吴清海激情似火:“撑不起这片天,要我们质检人做什么!”

  “食品生产监管难不难?难,可以说是天下第一难!”面对记者,吴清海难掩满脸的倦容:“但唯其难,才富于挑战性,才具有开创性。”

  “我们在为保障13亿人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全而战斗,这是多么神圣多么崇高的事业呀!”吴清海从北京到福州,从济南到西安,走一路讲一路,重复率最高的就是一句话:“我们做的是普天之下最大的善事,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这可不是瞎忽悠。”吴清海对记者莞尔一笑,继续他的“逻辑推导”:“质检事业是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密切关联的。灾荒年代、困难时期,老百姓食不果腹,谁会在意卫生不卫生、安全不安全?为什么今天公众如此关注食品安全?国强民富了,时代进步了!这才有了国家质检总局衙门嘛!”

  “生活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从事这样一个方兴未艾的职业,是何等的荣耀与自豪啊!”

  “哀莫大于心死,信心重于黄金。”吴清海坦言:“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提振士气,激励斗志。”

  “周一到周五,我在家里顶着,你们完成办公室日常事务,能下去的尽量多到基层一线了解工作落实的情况。”吴清海向部属交心,“周末你们回来休息,我再下去。”下去干什么?做宣传鼓动,把人心凝聚起来。

  4月初,质检总局党组发布公开选拔两名副司局级干部的通知,其中一个职位就是食品生产监管司副司长。如此非常时期,报名参选食品生产监管司副司长,是需要一些勇气和胆量的。吴清海介绍说,总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等,共计有20多人积极参与竞争,接受组织挑选。

  “竞不竞争得上是一回事,敢不敢于参与竞争又是一回事。”吴清海满含深情:“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质检人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有这么多优秀同志敢于往食品安全监管这个‘火坑’里跳,咱站在油锅里还怕烫吗!”

  阳刚男儿自有热血。吴清海的一腔真情温暖了一颗颗失意的心。

  “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大有作为,就是八抬大轿请我也不会离开了!”

  “人心是杆秤。只要咱倾心尽力,就是问责丢了乌纱帽也不丢人!”

  “要想有地位,就得去作为;要让百姓说好,就得先干好。”

  一场场座谈会下来,吴清海从那些熟悉的质检人闪耀着坚毅光芒的眸子里,看到了勇气与信心。

  “要让老百姓吃得安全,你就甭想图安逸”

  “中国老百姓在加工食品消费中完成了化学扫盲。”每每听到这句带有黑色幽默的流行讽语,吴清海内心便涌起一阵莫名的苦痛。

  从苏丹红到孔雀石绿再到三聚氰胺,从红心鸭蛋到多宝鱼再到婴幼儿奶粉,造成的舆论反应、心理震荡与社会危害一次比一次强烈,质检行政机构也一次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遭受痛楚。

  尽管政府对食品安全实行的是一家协调、五龙治水的分段监管模式,但谁让你这个部门的脸上独独写着“质量”二字呢?食品出了质量安全事故,不找质检又找谁呀?这是体制使然,怪不得老百姓不明就理。

  “现在的食品生产监管打的是‘化学战’,而不是‘常规战’。”每每联系到这个恰当的表述,吴清海总会想起一位专家介绍过:在人类已知的化学物质超过40万种的今天,受环境影响与制约的食品安全风险愈来愈大。

  4月上旬,一种名为“高氯酸盐”的化学物质又令人关注地出现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尽管这次预警信号发自遥远的大洋彼岸,但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饱受三聚氰胺折磨的国人还是不由得再次绷紧了神经。据报告,美国市场上发现15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中含有火箭和导弹燃料中使用的高氯酸盐。而研究显示,高氯酸盐是一种强力甲状腺毒素,对胎儿和婴幼儿大脑发育可能造成干扰。

  清明节获悉相关信息的当天,质检总局就在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迅速与美方进行交涉,敦请其提供相应品牌、所用检验方法及向中国出口产品情况。与此同时,安排国内相关权威检测机构对部分国产品牌奶粉进行抽检,并向负责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国家卫生部门及时进行了通报。

  不用说,吴清海和他的部属们又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度过了几个难眠之夜。整个质检总局,从局长到相关司局的工作人员,都严阵以待,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这就是环境污染带来的严峻挑战。”吴清海解释说,高氯酸盐现身乳制品,绝非生产加工环节人为添加。如果说添加三聚氰胺还能虚假提高蛋白含量的话,那么添加高氯酸盐则没有明确的商业目的,毫无商业价值。据专家介绍,目前奶粉中高氯酸盐的检出值也仅为ppb单位。与发布三聚氰胺使用的ppm单位相比,ppb只是ppm的1/1000。打个形象的比喻:1个ppm相当于一个标准游泳池满容量中的一粒水珠,1个ppb则仅相当于1000个标准游泳池满容量中的一粒水珠。所以,没有必要引起过度的心理恐慌。

  不用说,吴清海与质检系统数不清的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的清明节假,又被“高氯酸盐”埋没了。

  何止是一个清明节。自三鹿奶粉事件暴发,去年后4个月的所有节假日,全让“三聚氰胺”报销了;今年头3个月,被媒体炒作的食品安全信息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仅一个仿瓷餐具,短短4个月间就炒了两轮,掀起不小的波澜。

  “舆论监督是好事情。”吴清海说,“只有包括传媒界在内的整个社会力量都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的行列中来,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和高压态势,违规违法生产行为和假冒伪劣食品才无处遁形。”

  4月12日,央视中午播出了劣质仿瓷餐具的市场调查节目,质检总局下午就紧急部署了打击行动。“刚才之所以让你们坐了半个钟头的冷板凳,就是在处理这档子事。”吴清海解释说。

  时隔一天,质检总局向全国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质监系统从即日起至5月中旬,对仿瓷餐具集中开展一次全国性的执法检查行动。随即,11个重点省区的质监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向劣质仿瓷餐具展开了全方位围剿行动。

  “五加二,白加黑,已经成为整个质检系统的工作常态。”吴清海感叹:“在食品生产监管岗位上,要想保障老百姓吃得安全,你就甭想四平八稳地过安逸日子。”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4月17日晚5时45分,记者手机响起短信铃音。

  “明后两天,利用周末召开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专家座谈会,方便请参加。吴清海。”

  记者知道,为贯彻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近几个月来,质检总局上上下下紧锣密鼓,动作频频。作为质检系统主管职能部门之一,吴清海更是内通外联,忙得团团转。

  从原有的《食品卫生法》到现在的《食品安全法》,一词之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从立法观念到监管模式,将发生历史性的全方位重大转变。

  “新法一出台,我顿时有一种解脱的快感。”吴清海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轻松笑意。

  新的《食品安全法》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方面有许多重要制度性安排。卫生部作为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部门,要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制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对于质检部门的职责,新法作出了新的界定。“与过去宽泛而模糊的空间相比,新法赋予食品生产监管司的职能更专一、更明确了。”吴清海准确无误地向记者复述其法定职能:“负责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对食品、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

  食品安全无小事。面对现实,吴清海丝毫不敢懈怠。

  首要的问题是队伍建设。人手太少了。3年前,食品生产监管职能从卫生部划归质检总局,从上到下没有给一个编制,就连总局机关,中编办也只批了3个正副司长的职位。难怪一线的同志叫苦不迭,现实明摆着:从总局到省、市、县局,全国专责食品生产监管的内设机构1200个、人员总共只有1400人,而他们面对的监管企业超过45万家,其中获证企业15万家,遍布城乡的小作坊多达30万个。每逢开展食品生产专项治理整顿,地方质检人向总局诉苦都带着自嘲:“一不给枪,二不给炮,单单只管吹响冲锋号。”而吴清海能直接调动指挥的嫡系子弟兵,则不足两个班,满打满算19人。难怪连新任总局局长王勇都到处呼吁:“赶快配人!”

  “食品司将很快增设风险信息管理机构。”吴清海透露:“总局领导们已就此下定决心。”有了这个势头,相信地方各级局会有动作。

  “但不能奢望增加太多的编制。”吴清海把强筋壮骨的法宝押在借用“外脑”上:“我们系统内外拥有100家国字号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还有基础很好的遍布食品行业的专家咨询队伍。组合得好,我们能借用的专家队伍人数超过4位数。”

  一个整合质检系统食品及相关产品专家资源和技术力量,同时吸纳有关部委及民间智囊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在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组织策划下,不日将宣告成立。

  随着《食品安全法》实施期限的日益逼近,食品生产监管司迫在眉睫的急务是组织协调制订实施细则。座谈会从福州开到北京,专家们从制度层面到技术层面、从监管环节到协调环节,提出了一大堆具有深谋远虑的意见和建议,令吴清海精神为之一振,信心倍增。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万事开头难,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与记者漫步在京郊乡野,吴清海一双眸子久久专注于暮霭中五彩缤纷的晚霞,喃喃自语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