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好甜 其中有诈
为什么自己煮的不如街头卖的味道好?
最近正是玉米上市的季节,街头叫卖煮玉米的小贩也陡然多了起来。8月3日,省城市民刘女士向本报反映,称自己发现个怪事,“自己买回的玉米无论怎么煮,就是没有街头卖的熟玉米香甜可口。”
昨日,记者街头走访多个卖熟玉米的摊点后了解到,原来,街头卖的熟玉米之所以“又甜又软”,是因为商贩有“秘方”。
同一摊点的玉米,自己在家煮的和街头卖的口味大不同
一口大铝锅外加一个小煤炉,这便是街头煮玉米常见的家当。昨日上午11时,五一广场天桥一侧的楼梯口,一个卖煮玉米的小贩正扶着架有大锅的自行车叫卖着,锅里满是现煮现卖的“热气腾腾”的熟玉米。“新鲜的糯玉米,1块5一根!又甜又软绝对好吃!”见记者盯着看,小贩麻利地从锅里提出一个熟玉米,熟练地扒开外层的玉米皮,拽掉里面的玉米须,给记者看。“我要买一个熟的,再买两个生的。一会儿回了家,我还能煮着吃。”“我们一般只卖熟的,生的都不卖的。”小贩说。
经记者再三争取,小贩最终同意再卖两个生的,每个1元。随后,记者又从柳巷步行街一个流动摊贩处,购买了两生两熟4个玉米。
为证实刘女士的说法,记者带着生、熟玉米回家,将生玉米煮熟后,仔细品尝,还真比出了差别。在同一家买的熟玉米和生玉米回家煮熟后的口味差别明显:街头买回的熟玉米不仅颜色鲜亮,拿在手里有点黏滑,而且吃起来口感松软、香甜。而记者在家煮的玉米,闻上去虽然清香,但吃起来口感略硬、甜味明显不足。
“业内人士”现身揭秘,煮玉米时要放甜蜜素、玉米精和色素
记者经多方联系,一名曾在开化寺街卖过煮玉米的小贩,愿意“简单说一说”。据其介绍,要想让煮出的玉米香甜软糯,就需要有“秘方”。不过,此种“秘方”在行内已是公开的“秘密”,不少商贩都在使用。
“秘方就是煮玉米时加入甜蜜素、玉米精和色素。”这名小贩称,商贩如果卖的是新鲜玉米,玉米精和色素可以少放;如果是储存的旧玉米,就得靠多放玉米精和色素提味、上色。“尤其在冬天和开春时,小贩要想生意好,这两样东西必不可少。”
至于甜蜜素,这名“业内人士”则称,什么时候都要放,甜蜜素与另两种添加剂的比例通常为1:9,至于最终玉米里会放多少添加剂,卖家一般“凭感觉”。“像甜蜜素,价格虽然便宜,但很少在市面上销售,之前都是从尖草坪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调料店找熟人购买,一斤也就十几元钱,能用好几个月。”
擅用食品添加剂违规,食用过量会损害肝肾甚至危及生命
“业内人士”所说的甜蜜素、玉米精、色素究竟是什么?商贩煮玉米时加入的这些东西对人体是否有害?就此,记者采访了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老师。他指出,甜蜜素是由氨基磺酸与环己胺及氢氧化钠反应而成的,属于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30倍。玉米精是用精油、香脂、玉米脂等物质浓缩萃取物而成。这些“调味品”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可以在制作食品的过程中使用,但有严格的剂量控制,如食用过量会损害肝肾,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对于煮玉米是否需要加入添加剂,刘老师表示,“完全没有必要”。
记者随后采访了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在食品中加入任何食品添加剂,国家都是有强制性标准的。如甜蜜素的用量,在饼干、面点、蛋糕中添加的量都是不同的,而且有严格的含量标准:按照国家标准,食品中甜蜜素的含量不能大于0.065%。生产厂家一旦超标,就会受到处罚。对于街头小贩“自定义”配制“秘方”的行为,该工作人员表示,肯定是违规的。街头小贩属于小手工作坊,本身就没有出售食品的资质,再擅自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更加危险。但因都是游商小贩,监督管理起来难度很大。
该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切不可把“玉米是否香甜”当成衡量玉米好坏的标准,街头贩卖的熟玉米最好不要购买。若发现商贩有加入添加剂的行为,市民可及时向工商、质监等部门举报。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本报记者 辛戈 实习生 曹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