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盘点
东方网实习生孙晓菲4月14日报道:“吃洋快餐可能致癌”,“吃猪肉可能中毒”……近年来,不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因此,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原本与老百姓生活无甚关系的名词,得到了极大“普及”。回望近年发生过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许多都是非食品添加剂惹的祸,细细盘点不免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苏丹红一号”事件
「事件梗概」
2005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一号”的行动席卷全国。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酱、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长沙坛坛香牌风味辣椒萝卜、河南豫香牌辣椒粉等食品相继发现了“苏丹红一号”。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18个省市30家企业的88个样品中都检测出了“苏丹红一号”。后据调查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的原材料是从化工城买来的叫做油溶黄和油溶红的染料,油溶黄中“苏丹红一号”的含量是98%。
「名词解释」
“苏丹红一号”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人造化学染色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它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我们日常食用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产品包括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
「事故缘由」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工业染料,成本低,染色效果好。经它处理过的食物色泽鲜亮、光彩诱人。就拿辣椒面来说,添加过“苏丹红一号”的就比天然的红艳,且色泽持久,即使长期置放、暴晒也不会褪色。因此,“苏丹红一号”成了不少黑心的食品制造商牟取暴利的工具。
“毒奶粉”事件
「事件梗概」
2008年年中,山东、甘肃、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和湖北等地发现多起婴儿患肾结石的病例,患儿均为一岁以内的婴儿。
9月12日,经国家卫生部调查,这些病例是由于患儿食用了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所致,卫生部在抽检的三鹿奶粉中发现了一种叫做“三聚氰胺”的化学品。由此,“毒奶粉”事件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名词解释」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三聚氰胺还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该树脂硬度比脲醛树脂高,不易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
「事故缘由」
三聚氰胺在业界被称为“假蛋白”。各个品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某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计算,含氮量为2.88%。而三聚氰胺含氮量为66.6%,是鲜牛奶的151倍,是奶粉的23倍。每100g牛奶中添加0.1克三聚氰胺,理论上就能提高0.625%蛋白质。因此,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虚高。
“瘦肉精”事件
「事件梗概」
2009年2月19日,广州市卫生局接到11起因吃猪内脏引起腹痛、腹泻报告,涉及46人。
当晚对中毒人员剩余食物进行的检验报告显示,瘦肉精呈阳性。整起事件累计发病人数共70人。毒猪源头经查,是从河南孟津县运到广州市天河区天河牲畜交易市场的。
「名词解释」
瘦肉精,是一种平喘药。该药物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可增加瘦肉率,但如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才能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它用量大、使用的时间长、代谢慢,所以在屠宰前到上市,在猪体内的残留量都很大。这个残留量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使人体渐渐地中毒,积蓄中毒。如果一次摄入量过大,就会产生异常生理反应的中毒现象。
「事故缘由」
通常,在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瘦肉精后,可使猪的瘦肉率提高10%以上,从而抬高猪肉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都是非食品添加剂惹的祸。无论是苏丹红、还是三聚氰胺、瘦肉精,本都不是可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物质,然而,它们的某些特殊效用却被“聪明”又黑心的不法商家利用,“化腐朽为神奇”,从而降低成本,赚得黑心钱。当非食品添加剂走进食品加工,结果总是可怕的。(作者:孙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