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龙新闻

食品添加剂别成“利润添加剂”

2009年5月11日 没有评论

如今,似乎已找不到不加任何添加剂的食品了。
      《法制日报》的文章举例说,记者从超市购买一袋五香牛肉,仔细翻看上面标注的信息,除了牛肉之外,就是一大串的添加剂。细数了一下,增味剂、水分保持剂、红曲红、增稠剂、酪蛋白酸钠、乳酸链球菌素、亚硝酸钠,多达七种;一袋名为“强化营养麦心粉”的面粉,除了麦心粉,还添加了维生素、赖氨酸等七种营养素,让人感觉买的好像不是面粉,而是“药”。
      《羊城晚报》的文章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大家知道一个苹果能榨多少果汁吗?是四扎!而一个西瓜,能榨二十多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广东团的人大代表黄辉球说,在“榨”那么多的情况下,果汁还有那么浓的果味,完全是因为里面有20多种食品添加剂。
      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山西晚报》的文章指出,真正潜藏的危险其实是将根本不允许添入食品里的非食用物质如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等当作“食品添加剂”加进食品里,以及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法制日报》的文章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糕点企业人士透露,尽管国家标准规定了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但有的企业管理很松,往往抱有“多添加则更保险”的思想,超量加入防腐剂、乳化剂之类的添加剂。工人凭感觉随意添加,并没有正确地计量。部分企业在生产中,没有正规的配料单和配料复核制度。在现场配料时,不准确计量,而是采用模糊的概念,如几勺、少许等。
      为何有人不按标准添加,甚至滥用食品添加剂?
      《法制日报》的文章指出,滥用的背后是利益之手。加了不该加的东西、滥用了允许加的东西,可以使自己生产的食品成本更低、外观更好、口感更好、卖价更高、保存更长,其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在这些行为中,即使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也都变成了“利润添加剂”。
      “奶茶成本由你控制,一般按照我们提供的配方和食品添加剂,500毫升一杯的奶茶成本不超过0.5元。”在《青岛早报》的报道中,该报记者假称自己准备开个奶茶店,一家食品添加剂店的工作人员随即提供了一份奶茶的配料单,上面共有13种成分,其中,有植脂末、口服葡萄糖、麦芽糊精、鲜奶精、蛋白糖、阿拉伯胶、乙基麦芽酚、CMC以及炭烧咖啡香精,这9种食品添加剂占到总配料的87%,剩下的13%为白砂糖、全脂奶粉、红茶粉。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想要进一步节省成本,可以减少白砂糖、奶粉等非添加剂的使用量,像蛋白糖的甜度是白糖的100倍,每斤的价格为10.5元,仅是白糖的3倍左右,可多加点蛋白糖。
      可见,“滥用”的背后,还是利益在作怪!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不分生产者和消费者。滥用食品添加剂,祸及的不只是别人,还包括他们自己。斩断不法利益,是对所有企业的利好。

Comments are closed.